AI 將終結 SEO?從搜索引擎演進史看 AI 概覽(AIO)的衝擊與未來策略

「SEO 已死」的論調,每隔幾年就會隨著 Google 的重大更新而甚囂塵上。然而,這一次,當生成式 AI 直接出現在搜尋結果頁面的最頂端時,整個數位行銷界都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。Google 最新的 AI 概覽(AI Overviews, AIO),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重塑著我們與資訊互動的模式。

這究竟是 SEO 時代的終結,還是一場更深層次革命的序幕?要看清未來,我們必須先回顧過去。本文將帶您穿越搜索引擎的發展史,深入解析 AI 概覽的運作機制,並為所有品牌與行銷人,提供在 AI 時代下,賴以生存和致勝的未來策略。


回顧歷史:搜索引擎的演進三部曲

搜索引擎並非一成不變,它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追求「更懂你」的進化史。

  • 第一階段:關鍵字與目錄的「史前時代」(1990s – 2000s 初期)
    早期的搜索引擎如 Yahoo!、AltaVista,更像是巨大的網站目錄。它們的演算法相對簡單,主要依賴網站提交的資訊和頁面上的「關鍵字密度」。這也催生了最早的 SEO 亂象——關鍵字填充(Keyword Stuffing),網站主只需在頁面中大量堆砌關鍵字,就有機會獲得排名。
  • 第二階段:連結與權威的「PageRank 時代」(2000s – 2010s)
    Google 的崛起,歸功於其革命性的 PageRank 演算法。它的核心理念是:一個頁面被越多、越重要的其他頁面所連結,那麼它本身就越重要。這將「反向連結」(Backlinks)推上了 SEO 的王座,象徵著一個網站的「權威性」與「信譽」。SEO 的重點從「我說我是誰」轉變為「別人說我是誰」。
  • 第三階段:語意與意圖的「使用者中心時代」(2010s – 至今)
    隨著 RankBrain、BERT 及 MUM 等演算法的推出,Google 不再僅僅匹配字詞,而是開始真正「理解」使用者查詢背後的語意和意圖。它能明白「台北最好吃的牛肉麵」和「牛肉麵 推薦 台北」其實是同一個需求。於是,使用者體驗(網站速度、行動裝置友善性)、內容品質和滿足搜尋意圖,成為了排名的核心。E-A-T(專業、權威、信譽)的概念也在此時被正式提出並受到重視。

而現在,我們正踏入第四個階段——生成式 AI 時代


深入探討:AI 概覽 (AI Overviews) 如何改變遊戲規則?

AI 概覽(AI Overviews) 是 Google 搜尋引擎生成體驗(SGE)的正式名稱。它是一個由生成式 AI 驅動的摘要區塊,會出現在部分搜尋結果頁面的最頂端,旨在直接、快速地回答使用者的問題。

它的運作機制與衝擊如下:

  1. 資訊的整合者,而非創造者:AI 概覽不會憑空捏造答案。它會分析並綜合來自多個頂尖排名網頁的資訊,將其融合成一個連貫、易於理解的摘要。在摘要下方或特定語句旁,通常會附上來源網站的連結。
  2. SERP 的結構性改變:傳統的「十大藍色連結」被推向了頁面更下方的位置。AI 概覽佔據了使用者第一眼看到的最黃金版位(俗稱的「零號位置」),徹底改變了搜尋結果頁(SERP)的視覺佈局。
  3. 「零點擊搜尋」的加劇:對於許多簡單的資訊型查詢(例如「聖母峰有多高?」、「如何煮水煮蛋?」),使用者可能在看完 AI 概覽後就得到了滿足的答案,從而不再需要點擊進入任何一個網站。這對依賴廣告和內容流量的媒體與部落客構成了直接威脅。

AI 會讓傳統 SEO 失效嗎?答案是「不會,但會徹底改變」

面對 AI 概覽的強勢來襲,許多人悲觀地認為 SEO 將失去意義。然而,這種看法忽略了一個根本事實:AI 需要高品質的內容作為「燃料」

  • SEO 是進入 AI 摘要的「入場券」:AI 概覽的資訊來源,正是那些透過傳統 SEO 努力才爬上搜尋結果第一頁的權威網站。如果您的網站沒有做好技術 SEO、頁內 SEO 與頁外 SEO(即 SEO 的三大支柱,連被 Google 看到、排名 的機會都沒有,自然更不可能成為 AI 摘要的引用來源。
  • 基礎依然穩固:確保網站可被爬取(Technical SEO)、內容結構清晰(On-Page SEO)、建立品牌權威(Off-Page SEO),這些 SEO 的基本功,在 AI 時代不僅沒有過時,反而變得更加重要。因為它們是向 Google 證明您是「值得信賴的資訊來源」的基礎。
  • 搜尋行為的轉變:使用者不會只滿足於 AI 的摘要。對於複雜的研究、產品比較、服務購買、深度觀點或品牌體驗,使用者仍然會點擊進入網站。SEO 的戰場,將從爭奪「簡單問題」的點擊,轉向爭奪「深度需求」的互動。

結論是:SEO 不會死,但它的目標正在演變。 過去的目標是爭取排名第一的「點擊」,未來的目標是成為被 AI 採信的「權威來源」,並贏得那些 AI 無法滿足的「深度點擊」。


未來策略:品牌如何在 AIO 時代脫穎而出?

面對挑戰,品牌需要調整策略,從「為演算法優化」進化到「成為領域的終極答案」。

  1. 極致化 E-E-A-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信譽)
    這是對抗 AI 的核心武器。您可以深入閱讀我們的《提升網站信任度:深入解析 Google 的 EEAT 與 YMYL 原則,打造高品質內容》來掌握其精髓。
    • 第一手經驗 (Experience):分享真實的案例研究、產品使用心得、客戶成功故事。
    • 原創研究與數據 (Expertise):發布行業報告、調查數據、獨家觀點。
    • 建立作者與品牌權威 (Authoritativeness):邀請領域專家撰稿,並清楚標示作者資訊,建立品牌在特定領域不可動搖的地位。
    • 贏得用戶信任 (Trustworthiness):確保資訊準確無誤,網站安全可靠,並提供透明的聯絡方式與客戶服務。
  2. 專注於「零點擊」無法滿足的複雜主題
    避開 AI 能輕易回答的簡單問題,轉而深耕需要深度思考的內容。例如,與其寫「什麼是 SEO」,不如寫「B2B 科技產業如何結合 SEO 與內容行銷,制定年度預算與 KPI」。
  3. 優化內容以「被 AI 引用」
    讓您的內容結構化、易於理解,更容易被 AI 選中:
  4. 打造品牌護城河,經營直接流量
    當自然搜尋流量變得不確定時,品牌必須建立不依賴 Google 的流量來源。
    • 強化社群經營與電子報 (Newsletter):建立忠實的粉絲群體,透過他們直接與您的受眾溝通。
    • 建立品牌知名度:讓使用者因為信任您的品牌,而直接在搜尋框輸入您的品牌名進行搜尋(導航型搜尋),這是 AI 無法搶走的流量。

總結而言,AI 概覽不是 SEO 的喪鐘,而是進化的催化劑。 它迫使我們回歸內容的本質:為真實的人類提供無可取代的價值、經驗與信任。那些只會玩弄演算法技巧的網站將被淘汰,而那些真正致力於成為領域專家、建立品牌的網站,將在 AI 的浪潮中,找到更穩固的立足之地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